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文化常识

古时候年龄怎么称呼?古时年龄的代称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林小芳来源:意林
  古时对人的年龄除用年岁表示外,还有许多代称,如:
  
  总角。指幼儿。古代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。《诗经·氓》中有“总角之宴”的诗句。
  
  束发,指童年,稍大点的孩子扎成一个髻。
  
  髫年,髫,小孩的下垂头发,指童年。
  
  及笄,是指用簪子挽发,表示女子15岁,已成年。
  
  笄。为古簪子。
  
  弱冠,冠岁,刚刚20岁(古代二十日弱,指年少)。
  
  古代男子20岁即戴成人帽子行冠礼。超过20岁叫“已冠”、“巾冠”。
  
  妙龄,指青少年时代。
  
  桃李年:指年青女子。唐代武元衡诗:“洛阳佳丽本神仙,冰雪容颜桃李年。”
  
  而立之年,指30岁。“三十而立”语出《论语》。
  
  不惑之年,指40岁。“四十而不惑”语出《论语》。
  
  知天命之年,指50岁。“五十而知天命”语出《论语》。
  
  顺耳之年,指60岁。“六十而顺耳”语出《论语》。
  
  花甲之年,指60岁。古以六十年为一花甲子。
  
  从心所欲年,指70岁。“七十从心所欲”语出《论语》。
  
  谢觉哉诗句:“正是从心所欲年,名传环宇德齐天。”
  
  古稀之年,已超过70岁,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
  
  耄耋之年,一般泛指老年。耄(máo),就是白发,指70岁以上;耋(dié),指80岁。
  
  期颐,指100岁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百年为期颐。”“期”是说已到百年“颐”是养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