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文化常识

“省”的由来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赵小云来源:读者在线
  “省”的名称从汉代开始,但最早的省,并不是地方行政区的名称。它的出现,就是由古时的避讳造成的。原来,在封建社会里,王宫属禁地,戒备森严,宫外人非宣召不得人,所以称之为“禁中”。西汉昭帝立元氏为皇后,元皇后的父亲名禁,为避国丈的名讳,改“禁中”为“省中”,“省”于是成为禁宫的称呼。
  
  魏晋南北朝时,朝廷将政府机要部门设在省中,以后历代相沿,省就成了官署之名,如门下省、尚书省、中书省等等。其中的中书省秉承君主意旨,执掌枢要,发布政令,权位尤为显赫。到唐代,中书省正式成了全国政务中枢,元朝更以中书省总领百官,成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。元世祖忽必烈又分别在河南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十一处设立中书省,简称行省,行省置丞相、平章等官,与中书省互为表里,管辖所属府、路、川、县的军政事务。从元代起,行省开始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。
  
  明朝建立之初,承袭元制。洪武九年,明太祖朱元璋因行省区域太大,改行省为布政司,缩小其管辖范围,但朝野仍习惯称省。
  
  清朝又恢复省的称呼,初定全国设直隶、山东、山西、四川等18省,后增设奉天、吉林、黑龙江3省,光绪中又增设新疆、台湾2省。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又增设了青海、西康、热河、察哈尔、绥远、宁夏6省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在全国先后设置了34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