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历史名人

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:“人间天堂”里的贫寒少年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刘小树来源:半月谈
叶圣陶小时候的故事
  叶圣陶,原名叶绍钧,字秉臣。江苏省苏州人。现代作家、教育家、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。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,出版了小说集《隔膜》、《火灾》等。1923年出版的《稻草人》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。九一八事变后,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,参加发起成立“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”。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,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。作为着名的教育家,他为我国语文教学、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,论着收入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》。
  
  “人间天堂”里的贫寒少年
  
  1894年,叶圣陶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苏苏州。苏州自古以来就有“人间天堂”的美誉,这方人杰地灵的水土,也养育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。
  
  叶圣陶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也就是清王朝大厦即将倾亡的时候。贫穷的日子、受压迫的现实都成了童年叶圣陶记忆中的暗影。
  
  记忆中,父亲虽然是在地主家做账房,家境却依旧清苦。可是,叶圣陶却从小聪明好学,生活的困窘丝毫却没有影响他求知学习的勇气。1907年,这个贫寒人家的少年考入了草桥中学,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。
  
  草桥中学的学习,不同于当时很多学校为了“科考”而教学,也不是八股文一手遮天的学习,这使得他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,也第一次尝试着在自由的空气之下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。
  
  甜蜜的回忆
  
  尽管接受着这样自由的教育,叶圣陶还是难以逃过科举考试。11岁那年,叶圣陶参加过一次“道试”,如果考中了就算“秀才”,那次考试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,叶圣陶多年以后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年考试的场景。
  
  在苏州府举行的道试,只有县试、府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。父亲想让儿子多长些见识,所以把他装扮一番,让他舅父带着去参加科举。叶圣陶向父亲提出了一个要求:“我要带两个马铃瓜。”父亲笑笑,答应了。
  
  父亲给他选了两个翠绿的马铃瓜放在篮里,上面盖了些纸。舅父为叶圣陶提着书箱,书箱里面装着笔墨纸砚和《四书备根录》、《五经备旨》以及《圣谕广训》等应考必备的书籍。
  
  叶圣陶头戴一顶红缨纬帽,就像一个小大人。他和舅父先到一个寓所歇息,那里面已经来了四个来应试的生员,都已经是很大年纪的人,听说来考试的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,都伸头探脑地看新鲜,其中一个生员还说:“这么小点孩子怎么会来参加考试?”在他们看来,像叶圣陶这么小的岁数来参加这种规模的考试,是难以想象的。
  
  叶圣陶天生聪慧伶俐,虽然年纪小,但是很有见识,他根本不喜欢这种压抑而刻板的考试,也对所谓“功名”根本不放在心上。
  
  等到第二天考试的时候,贡院考棚大门前挤了许多人。因为早上起早不习惯,排队等候的叶圣陶已经几乎昏昏欲睡,但他心里惦记着篮子里父亲带的马铃瓜,害怕被挤烂,于是他强打起精神。
  
  等听见叫他的名字,叶圣陶赶忙应声。仪门的门槛太高,而叶圣陶个子太小,所以他是被人抱进去的。叶圣陶忙从灯笼的号码上找到自己的号房,点上白蜡烛,正襟就坐。12岁的叶圣陶毕竟还是个孩子,考试的时候他没有去看试卷题目,心里想的却是马铃瓜,他经不住马铃瓜的香味的诱惑,先拣出一个,用小刀剖开,本来打算先吃半个,但是停不住嘴,一口气把一个马铃瓜全吃了。
  
  吃完后,叶圣陶忙打开卷子看上面的经义题,有点生疏,于是他开始不由自主地左顾右盼,忽见前面的人抽出《礼记》,他也拿出那书,却不知在哪本上。本该抓紧构思起草文章,结果他突然一时头脑空空,什么也想不起来,于是他又开始想吃马铃瓜了。
  
  “干脆”,他跟自己说,“吃完了再作文,那时就一定专心了。”于是三下五除二地吃了第二个香喷喷的马铃瓜。之后,他便开始心无旁骛地盯着题目硬憋,几个时辰下来,他终于东拼西凑,凑足了三百字的一篇“策议”,于是立刻交了卷子从考场出来,如同小鸟飞出笼子一般。
  
  这次看似“郑重其事”的考试,就在童年叶圣陶的记忆里成为永恒的定格了。多年以后,叶圣陶还会常常想起当时的情景,但是更多是关于马铃瓜的甜丝丝回忆。
  见证历史的日记
  
  少年时的叶圣陶非常喜欢记日记,他写日记始于1901年10月2日,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刚过十六岁生日的中学生,除在二三十年代中断过一段时间以外,他的日记一直写到1988年1月他逝世前一个月,前前后后总共写了60年。
  
  叶圣陶去世前,曾出版过一本薄薄的《日记三抄》,此外还在《新文学史料》上发表过一部分,直到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26卷本《叶圣陶集》,他的日记才得以大量问世,但由于种种原因,这部大型文集所收的日记虽多达157万字,也还是节选或摘编,据估计,大概还有多于此数四至五倍的日记作品未能收入,可见叶圣陶日记的数量之巨。
  
  叶圣陶生前曾把他的日记编定为四个集子,即《圣陶日记》、《西行日记》、《东归日记》和《北游日记》。
  
  叶圣陶少年时期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、夜黑如磐的时代,也是中华民族开始走上觉醒的时代。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,而且很早就接受现代启蒙教育的叶圣陶,自然具有与一般市井子弟迥然不同的思想和气质,这一点,在《辛亥革命前后》的日记里看得特别清楚,且让我们看看这两段日记:
  
  开眸隐见晴光,急起视之,西墙果有一角嫩阳也。久雨之后倍觉欣喜,想农家必额手相庆,谓天公不肯绝人矣。
  
  秋收已有一半绝望,又雨矣,奈何!各处掠米抢薪之举屡见于报纸,常熟有数千人入城抢掠富家,兵士弹压亦归无用。似此举动,将来何堪设想!然亦非暴动者之罪也。仓廪空虚,耕三未余其一,奈何奈何!
  
  这是一个思想早熟少年的心灵写照,天气阴晴变化竟如此使他牵肠挂肚,嫩阳方露,他就立即想到终年劳苦的农家因此可以免灾得救了,而且对发生在江南一带的饥民暴动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。在这段时期的日记里,除了记述他对民间疾苦的同情,对民族压迫的憎恶和许多人生思考、读书体会外,尤其可贵的是,还记下了他对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追求和对民主革命运动的向往。
  
  武昌起义成功后第三天,他从报纸得知义军攻占武昌的消息,便欣喜若狂地写下了这段日记:
  
  武昌已为革党所据,新军亦起而响应,推黎元洪为首领,则协统也。无耻凶恶之官吏亦杀去无数。此事也,甚为迅速与机密,出其不意,遂以成事。武昌据天下上游,可以直捣金陵,北通燕赵。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。自由之魂其返,吾民之气当昌,其在此举也,望之望之。
  
  从这天起,叶圣陶几乎有闻必记,详尽记录了这场伟大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全过程,也记下了这位爱国少年的喜悦、失望和忧思。正如胡适所说,叶圣陶的日记是可以补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