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春秋战国

晋文公退避三舍先礼后兵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赵小云来源:精品文摘
  周朝王室发生了内乱,周天子襄王逃到郑国,派人给齐、宋、陈、卫等国送去了消息,说京都被狄人占了。各国诸侯收到消息便各自派人去郑国慰问天子,可是却没有人提出替他打回洛阳。
  
  这时,有人向天子提建议说:“秦晋两国国力强盛,而且两国国君都想成为霸主。秦国有蹇叔、百里奚、公子絷,晋国有赵衰、狐偃、胥臣,他们都有着号召大小诸侯、扶助天子的能力。不妨派他们去收回京都。”于是周天子便派使者分别去了秦晋两国。
  
  晋文公听说天子逃难了,马上想要带领军队打到洛阳去。可是当他的兵马刚要动身的时候,秦国的军队已经到了黄河边了。晋文公立刻派人去见秦穆公,向其表明晋国已经派兵出发了,不必劳烦秦国了。于是秦穆公便撤回了兵马。
  
  这时,蹇叔、百里奚说:“晋国不愿意我们发兵,恐怕是担心我们抢了他的功劳吧!不如我们也一起去看看。”
  
  秦穆公说道:“这个我知道,只不过重耳刚刚做了国君,一点功劳都没有,这次就把护送天子的机会让给他吧!”于是秦穆公派人去慰问了天子,自己带着兵回到了秦国。
  
  晋国的兵马打了胜仗,将周天子顺利送回了京都。周襄王大摆筵席犒劳晋文公,并将京都附近的四个城池送给了他作为礼物。从此,晋国在京城也有土地了。
  
  晋文公刚从洛阳回来,宋国便来请求救兵。宋成公让公孙固来见晋文公,原来楚国派成得臣为大将,率领着陈、蔡、郑、许四国的诸侯来攻打宋国。
  
  晋文公马上召集大臣商议,将军先轸说:“楚国是南方蛮族,经常仗着自己的国力欺负别国。您要想成为中原的霸主,这可是个很好的机会。”
  
  狐偃说:“曾国和卫国本来跟我们就不友好,最近又归附了楚国。我们不如先攻下这两国,那时楚国一定会派兵营救,这样便能解了宋国的危机。”于是晋文公便答应了公孙固的请求,让他先回到了晋国。
  
  公元前632年,晋文公攻下了曹国和卫国,楚成王得到了这个消息,马上下令让成得臣回去。成得臣觉得很快就能攻破宋国,因此十分不愿意退兵,于是他向楚成王报告说:“请再等几天,打了胜仗便回去。”
  
  楚成王见成得臣不听命令,心里非常不高兴。有个大臣说:“晋国国力强盛,晋文公有着成为霸主的野心。我们最好还是让成得臣当心点,不要和晋国发生冲突,如果能够讲和,最后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个平分南北的局面。”
  
  楚成王于是再派人去通知成得臣。
  
  成得臣见楚成王一直催促自己,而且宋国又死守着城门,于是他下令停止攻击,可是又不好意思马上退兵。他派人去和晋文公说:“如果您能够恢复曹国和卫国,我就不再攻打宋国,咱们握手言和。”
  
  狐偃听完就骂道:“他还没有攻破宋国呢,竟然先来让我们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,真是异想天开。”于是他把成得臣的使臣扣押,只将手下的人放了回去回话。
  
  为了打击楚国,晋文公一方面派人去联络秦国和齐国,请他们来帮忙一起抵御楚国,另一方面通知卫国和曹国的国君,让他们和楚国断绝来往,许诺将来一定恢复他们的王位。于是,这两位亡国的君王便写信给成得臣,自己甘愿归附晋国。成得臣见了信非常生气,他索性不打宋国,直接领兵奔着晋国来。
  
  晋国大将先轸一瞧楚国人过来,就打算立刻开战。狐偃拦住他说:“当初主公在楚王面前曾经说过,一旦两国开战,晋国情愿退避三舍。所以今天不能失信。”将士们都反对。
  
  狐偃接着说:“我们不能忘了当初楚王的好意。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好意,并不是害怕成得臣。如果他们就此退兵或者不再追上来的话,我们两国就很容易讲和了。如果他们仍然穷追猛打,那么理就在我们这边了,将士们打起仗来也更有力气,这样对我们来说不是更有利吗?”
  
  大家认为狐偃的话很对。晋文公吩咐军队向后撤退,一口气就退了三十里。可是楚军依然在向前行进,于是晋军再向后退了三十里,离楚军已经很远了。可是晋文公接到消息,楚军又跟上来了。这样晋军又向后退了三十里,总共后退了九十里,实现了当初“退避三舍”的诺言。晋军到了城濮驻扎下来,不再往后退了。这时秦国、齐国和宋国的军队也陆续到了。
  楚军见晋军一再退让,以为他们不敢和楚国交战,于是人人都觉得很振奋。副将门勃对成得臣说:“晋国的国君如此躲着我们的军队,对我们来说已经很有面子了。不如我们就此退兵回到楚国。大王已经催促好多次了,我们不能太固执了。”
  
  可是成得臣认为,既然已经违背了楚王的命令,现在回去也是戴罪之身。倒不如继续进攻打个胜仗,或许可以将功补过。于是楚军便追到了城濮。两军遥遥相对,似乎随时都可能来一场暴风骤雨。
  
  其实晋文公对这场战争还是非常担心的,楚国很多年都没有打过败仗,成得臣又是一员猛将,眼见着他们一步步逼上来,心里还是有点害怕。如果这次打了败仗,不仅做不成霸主,以后还得听楚国的话。晋文公思来想去,一晚上睡不好觉,而且做了一个噩梦。
  
  第二天,他对狐偃说:“昨晚我做了一个噩梦,梦见和楚王摔跟头,可是我摔不过他,被他按在身下,一直打我的脑袋。到现在我的头还疼呢!”
  
  狐偃说:“这分明是吉兆啊!您仰面朝天,分明是受到上天的眷顾,楚王趴向您,就表示向您伏罪呀!”
  
  晋文公听他这么一解释,顿时觉得有了信心。
  
  两军开战,先轸故意先败下阵来。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,根本不把晋国的将领放在眼里。他看到敌人逃跑,便开始穷追猛打。于是楚军很快就进入了晋军的埋伏圈。晋军切断了楚军的后路,将他们杀得七零八落。此时秦、齐、宋三国的军队也早做好了准备,将楚国的队伍切成了好几段围困起来。楚军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,后路又被切断,只有挨打的份了。
  
  晋文公吩咐先轸嘱咐将士们,只要把楚人赶跑就是了,不许追杀,不然便辜负了楚王先前的情义。给楚军留个后路,之后还可以跟楚国和好。
  
  楚国的大将成得臣、门勃、门宜申、门越椒带着残兵一直退到了连谷城。本想打个胜仗回去将功补过,没想到竟然败得如此狼狈。成得臣将自己和门勃、门宜申、门越椒一同下了监狱,他嘱咐自己的儿子成大心带着军队去见楚成王。
  
  楚成王怒气未平,执意要定他们的死罪。成大心只得回到连谷。
  
  楚国的一位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,赶紧去见楚成王,对他说:“成得臣是个猛将,只不过缺少谋略。这次倘若有个军师在身边,他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。您今天不如先赦免了他,以后让他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。”
  
  楚成王觉得有道理,连忙下旨赦免他们的死罪。可是这时候成大心已经将处死的消息告诉了成得臣。成得臣也觉得没脸见人,于是拔出宝剑自杀了。等使者赶到连谷,成得臣已经死了。
  
  晋国战胜楚国的消息传到了周王室那里,周襄王便派大臣慰劳晋文公。于是晋文公便借助这次机会召集十来个诸侯聚会,订立了盟约,晋文公便成为了春秋时期又一位霸主。
  
  晋文公的“退避三舍”表现了他的君子行径,而实际上他的这种“退”更是为了“进”。不管楚军会不会紧追其后,对晋国来说都是在前进。倘若成得臣没有追击楚军,那么晋文公的这种行为是在名望和德行上进了一步,而成得臣即便追着打了过来,也是在晋国的埋伏计划里,更利于取得战争的胜利。所以说晋文公的这一招,不管怎么说都是对自己有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