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文化常识

《水浒传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邓大生来源:半月谈
   《水浒传》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古代经典名着,随着新版电视剧的热播,梁山好汉的形象又一次鲜活地走进了千家万户。作为一部文学作品,《水浒传》中的大部分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,但也有一些人和事在历史上确有存在或有原型,这在当时以及后世的一些史料中都能找到影子。
  《水浒传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  高俅其人:并不像小说中那么坏
  
  高俅是《水浒传》中的第一奸臣,他溜须拍马不学无术,无恶不作陷害忠良,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被他害得家破人亡。历史上的高俅果真如此吗?我们翻开《宋史》,发现了一个令人疑惑之处:《宋史》中竟然没有高俅的传记,不论是正面人物,还是佞幸、奸臣的传中都没有他,只是在其他人的传中偶尔提到他的名字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,高俅可能并非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卑鄙,地位也没有那么显赫。
  
  真实的高俅究竟如何呢?据南宋王明清的《挥麈录》中记载:“高俅者,本东坡先生小史,草札颇工。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,留以予曾文肃,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,东坡以属王晋卿。”《挥麈录》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史料笔记,全书主要记载了南、北宋之交朝野各方面的情况,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、军事、文化、社会等,其资料来源大多得自当时的文献以及撰者亲友的口述,问世之初就得到了一些学者的称道,被官私史书屡加征引,是宋代史料笔记中的上乘之作。
  
  王明清对高俅早年身世的描述与《水浒传》中相差无几,《水浒传》中说他“吹弹歌舞,刺枪使棒,相扑玩耍,颇能诗书词赋”,《挥麈录》中说其“草札颇工”,意思是文字功底很好,所以做了东坡先生的“小史(秘书或书童)”。后来苏轼因外放任职,将高俅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,这与小说中的描写也是大同小异。王晋卿可不是一般人物,他不仅是宋神宗的妹夫、端王(宋徽宗)的姑夫,还是当时有名的词人和丹青书法高手,与大画家端王关系密切。高俅就是通过王晋卿与端王扯上关系的。据《挥麈后录》记录,一次上朝时,端王忘了带篦子刀,于是向王晋卿借了一个,修理了一下鬓角,然后随口夸了篦子刀的样式灵巧。王晋卿回道:“我最近做了两个,还有一个没用过,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。”晚上,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。碰巧,端王正在园中踢球,高俅不禁技痒,下场与端王对踢,他使出浑身解数,将球踢得如鳔胶粘在身上一般。端王大喜,便将高俅留在身边,后来端王即位,是为宋徽宗,高俅从此发迹。那么,高俅在宋徽宗手下担任过什么职务呢?对于此事,《宋史·徽宗本纪》中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,“(政和)七年(1117年)春正月庚子,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”,“(宣和四年)(1122年)五月壬戌,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”。可见,历史上高俅的官职与小说中也大体相似,都是朝廷中高居庙堂的高级武官。
  
  历史上真实的高俅其实是个颇念旧情的人,据说他发迹后,对老主人苏轼一家照顾颇周,《挥麈录》中是这样说的:“然不忘苏氏,每其子弟入都,则给养恤甚勤。”靖康初年,金人入侵中原,高俅随驾至临淮,后以疾辞归京师,据《宋史·钦宗本纪》记载:“(靖康)元年五月己卯,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。”高俅最后死于家中,也算善终。纵观高俅一生,以幸臣而列显位,虽不似蔡京、童贯等人那样罪恶累累,但也的确乏政绩可陈,这大概就是《宋史》不为其立传,其他史籍对其记述也都寥寥无几的主要原因。
  真实的宋江起义:在当时影响很小
  
  历史上确有宋江其人,也有宋江起义,据说宋江起义军中共有三十六员主要头领,分别是宋江、晁盖、吴用、卢俊义、关胜、史进、柴进、阮小二、阮小五、阮小七、刘唐、张青、燕青、孙立、张顺、张横、呼延灼、李俊、花荣、秦明、李逵、雷横、戴宗、索超、杨志、杨雄、董平、解珍、解宝、朱仝、穆横(《水浒传》中的穆弘)、石秀、徐宁、李英(《水浒传》中的李应)、花和尚(《水浒传》中的鲁智深)和武松。《水浒传》所描写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是小说家的虚构,作者“欲成其书,以三十六为天罡,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”,目的是使小说更添传
  
  奇色彩,以迎合百姓喜好,便于流传。但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,读者切不可将其当做信史来看。
  
  宋江起义后,正如小说中所言,占据了梁山泊。但很快就离开了此地,转战于今山东青州、济南一带,攻城略地,杀富济贫,声势日隆,引起了朝廷的注意。这时,担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提了一个“赦过招降”的建议,宋徽宗于是便派侯蒙前往招安,结果侯蒙途中病亡,此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  
  后来朝廷又派人马征讨,宋江率众南下沂州(今山东临沂)与官军周旋。1121年2月,攻取淮阳军(今江苏睢宁),继由沭阳乘船进抵海州(今江苏连云港一带),被知州张叔夜设计包围,宋江被俘投降,起义遂被镇压。这段史实在《宋史·张叔夜传》中被描绘得活龙活现:“宋江起河朔,转略十郡,官军莫敢婴其锋。声言将至,叔夜使间者觇所向,贼径趋海濒,劫钜舟十余,载卤获。于是募死士得千人,设伏近城,而出轻兵距海,诱之战。先匿壮卒海旁,伺兵合,举火焚其舟。贼闻之,皆无斗志,伏兵乘之,擒其副贼,江乃降。”
  
  历代史籍特别是正史中对宋江的记载极为稀少,其生卒年月、籍贯、投降后的结局等皆不可知。总的说来,宋江起义在当时的规模和影响都不是很大,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一部《宣和遗事》,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、故事化,兼之明
  
  初的长篇话本《水浒传》又将梁山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鲜活,因而使宋江起义在民间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,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
  
  北宋的禁军和配军
  
  在《水浒传》中,我们经常看到“禁军”和“配军”的字眼,如林冲是“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”、高俅骂王进“贼配军”等等,北宋时期的“禁军”和“配军”是怎么回事?
  
  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,首先要了解一下宋代的兵役制度。
  
  北宋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两种。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,主要用途是“天子之卫兵,以守京师,备征戍”。宋初禁军较少,宋太祖赵匡胤将各地的精锐之师编为禁军,仁宗时多达80多万,大多屯驻北方,只有很少一部分驻扎南方。厢军是北宋的地方性部队,取“驻扎城厢”之意。史学家钱穆在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说:“这些兵,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,只在地方当杂差。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,就叫他们做。”看来厢军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,故也称“役兵”。
  
  北宋的兵卒来源大体有两种渠道,一是招募,一是配隶。《宋史·兵志》在述及宋朝禁军和厢军的来源时说:“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,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,或募饥民以补本城,或以有罪配隶给役。取之虽非一途,而伉健者迁禁卫,短弱者为厢军。”北宋时,触犯了法律的
  
  罪犯被发配各地军营服役,为方便辨认和防止罪犯逃跑,所以均在他们额头烙上印记,这些犯人便被称为“配军”。就像《水浒传》里的宋江、武松等人,脸上刺了字,送到地方军营做苦工,人家骂他“贼配军”。由此看来,刺配在北宋既是一种刑事处罚,也是一种征兵渠道,可见当时军人的地位之低。北宋灭亡后,北方的禁军、厢军几乎全都溃散,南方的禁军和厢军虽然大体保留,但因战斗力薄弱,也不堪重用,大部分都成为役兵,只有极少数被拨入南宋的正规部队“大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