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故事大全 > 历史名人

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

发布时间: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:张小石来源:知音 标签:毛泽东
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
  毛泽东,字润之,笔名子任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。他先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,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。解放后,领导全国人民恢复生产,进行工业、农业和国防的全面建设。他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政权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。毛泽东不只是人民的领袖,还是人民的诗人。他的笔端总是满含深情——属于人民、属于历史的深情。主要着作有《毛泽东诗词选》和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  
  韶山冲走出来的伟人
  
  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,群山怀抱,绿树翠竹;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,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,这种房屋当地称作“一担柴”式民居。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,一多半盖着青瓦,另一小半盖着稻草。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。这里叫上屋场。毛泽东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,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。
  
 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。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,17岁就当家理事,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,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,回来以后在家务农。他聪明能干,善于经商,还做粮食和猪牛生意,很快就还清了债,赎回了15亩稻田,日子越过越好。
  
 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,聪慧又善良,勤劳又俭朴,乐于助人,每逢灾荒之年,常接济穷人,深得乡亲们的赞誉。
  
  毛泽东有一个小名叫“石三伢子”,他从小就聪明,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,是个天才。
  
  放牛的好办法
  
  毛泽东在外婆家住的时候,他的八舅开了一个家馆教孩子们读书。4岁的石三伢子跟着去当“旁听生”。几个弟兄背书的时候,因为平时贪玩,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,脸涨得通红,谁也背不下来。
  
  这时候,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来,说:“八舅,让我背吧!”八舅惊奇地说:“你能背吗?”“我能背下来,不信,你听!”石三伢子从容地“赵钱孙李,周吴郑王……”一气背了下来,一个字不错。外婆听说这件事以后,高兴地说:“石三伢子真是聪明,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!”
  
  石三伢子6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干活。他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。小孩子们贪玩,玩高兴了就忘了牛,不是牛吃了人家的禾苗,就是牛一直饿着肚子吃不饱。怎样才能又让牛吃得饱,小伙伴们又玩得好呢?石三伢子想了一个好办法: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,一伙人放牛,一伙人采野果子、割青草。然后,把牛拴起来,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,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,讲故事。
  一次胜利的大“罢工”
  
  石三伢子在10岁的时候,为了反抗父亲和老师,曾经离家逃学。1936年的秋天,毛泽东在陕北一个窑洞里接见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·斯诺时,曾经有趣地把那次离家逃学称作“胜利罢工”。
  
  这是怎么回事呢?
  
  那时候的石三伢子家门口有两口池塘,有一位叫邹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南岸开了一家私塾,1900年,毛顺生把儿子从唐家坨接回家,准备送他去私塾念书。
  
  私塾里教书的先生叫邹春培,他对孩子的严厉是出了名的,经常打手板、揪耳朵、罚站、罚跪。可是,石三伢子因为聪明好学,从来没有挨过板子。
  
  一天上课的时候,邹先生让石三伢子背书,按规矩,背书要站起来。可石三伢子说什么也不站起来,就要坐着背。他说:“先生坐着,我也坐着!”邹老先生拿他没有办法,于是只好让他坐着背书。
  
  还有一次是夏日里的一天,邹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,让学生们自己念书。
  
  七八个学生坐在屋里,念着念着不耐烦了。此时正是三伏天,石三伢子提议到池塘里去洗澡,又凉快,又可以学游泳。大家听了都赞成,几个孩子脱光衣服跳进了池塘。有会水的,不一会儿就游到了池塘中间,不会水的,就在池塘边洗澡。天气很热,孩子们在水里越玩越高兴。
  
  就在几个孩子在池塘里玩得高兴的时候,邹老先生吃酒回来了。他看到学生们在池塘里玩水,非常生气。几个学生被叫到了屋里在孔夫子像前罚跪,石三伢子偏偏不跪,说:“洗澡是我带的头,要打就打我吧!”
  
  邹老先生气得火冒三丈,举起两指宽的竹篾片就要打,石三伢子一转身跑下了楼。邹老生气得浑身发抖,追下了楼,学生们也跟着跑下了楼。
  
  邹老先生一口气跑到了毛家。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正在和雇工们一起舂米,见邹老先生气呼呼地跑来,不知是怎么回事。邹老先生喘着气,大声地对毛顺生嚷道:“你们家石三伢子不得了啦,我教不了了!”毛顺生见邹老先生这么生气,只好赶紧给他赔礼道歉。一顿劝说之后,邹老先生回去了。
  
  这边再说石三伢子,他知道,父亲的脾气比邹老先生还暴躁,他这时候回到家里,肯定要挨父亲一顿打,连母亲也劝不住。
  
  于是石三伢子拼命地跑,决定不回家了。他想去外婆家,一想不行,父亲肯定会找到他。他漫无目的地边走边想:如今皇帝废除科举,省城长沙、湘潭都有洋学堂,不如我逃到省城里去读书。可是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,小小年纪的他终于知道害怕了。
  
  最后,石三伢子还是乖乖回到了家里,父亲那时的气已经消了一大半,便没有打他。从那以后,石三伢子对邹老先生尊重起来,再也没有发生过调皮的事情。
  
  这就是毛泽东10岁的时候逃学的故事,后来他自己还戏称这一段为“一次胜利的罢工”。
  
  不爱经书爱“杂书”
  
  石三伢子跟邹春培老先生读了三年的私塾,为他以后学习古文打了坚实的基础,许多年以后,毛泽东心里还是对他的启蒙老师——邹先生,心存感激。解放后,毛泽东曾打听邹老先生的下落,可惜邹老先生已经离开人世。1952年,毛泽东曾接邹老先生的儿子邹普勋在中南海住了一个多月……
  
  1906年秋天,毛泽东转到关公桥私塾学了半年。这时毛泽东已经是13岁的翩翩少年了,在先后读了4年私塾后,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之类的书已经不能再满足他求知的欲望了。
  
  就在这时,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《水浒全传》,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。上课的时候,他怕老师发现,便把《水浒全传》上面放一本《论语》,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,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,老师走开以后,他打开小说,用这种办法,他找来好几本小说看,许多同学也都仿效,班里掀起了读小说风。
  
  那时候的毛泽东还要帮家里做许多农活,可是,他却总忘不了读书。一天劳动下来本已很累,但每天晚上,毛泽东总是会点上桐油灯看几个小时的书。一本《西游记》一打开他总放不下,满脑子里都是一群猴子跳来跳去。
  
  每当父亲毛顺生经过他的屋前,发现毛泽东的屋里半夜还有灯光时,就会说:“早点睡吧!一盏桐油要好几铜板呢!”毛泽东舍不得放下小说,于是就用被单把窗户挡上,不让灯光漏出去。
  坚持冷水浴的习惯
  
  16岁的毛泽东离开了家,来到省城的第一师范学校念书。那时候学校门口有一口水井,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天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冷水浴,毛泽东觉得有意思,于是便也仿效老师开始洗冷水浴。
  
  每天天刚蒙蒙亮,毛泽东就起床穿一条短裤来到井旁,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来,从头浇到脚冲洗全身,然后用毛巾擦干,擦了又淋,淋了再擦,直至擦得浑身通红为止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坚持。
  
  毛泽东洗冷水浴的习惯坚持多年,解放后,他年岁大了,洗澡时还只用温水,不用热水。他对人说:“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,便不会为风雪的寒威所吓倒。我练习过冷水浴,现在年纪虽然大了,冬天也还可以不用热水洗澡,小小的寒冻也还经得住。锻炼的确是重要的事情。”
  
  细细讲来,这位共和国的伟人,似乎在孩提时代就是一个如此聪慧勇敢的少年。而在聪慧勇敢之外,又似乎闪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光芒,在年少时光里孕育,在坎坷而艰辛的岁月里历练,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珍藏。